
大冶废弃矿山变身国内首个氢能仓库
作者:官方
来源:互联网
所属栏目:市场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09 19:20
[ 导读 ]近日,在大冶东综合能源站,一辆公交车驶入后短短几分钟加满氢气后离开。得益于仅10公里外的姜桥制氢工厂,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是湖...
近日,在大冶东综合能源站,一辆公交车驶入后短短几分钟加满氢气后离开。得益于仅10公里外的姜桥制氢工厂,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是湖北省最大加注能力的加氢站,每天有包括12辆氢能公交在内的上百辆车来这里加氢。作为湖北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姜桥制氢工厂背后是国内首个岩穴储氢工程。该工程利用当地挖空的废弃矿山内部空间,建造长30米、直径5米的圆柱形储氢硐室,通过近百米的输送管道,安全储存工厂产出的富余氢能。
此外,大冶以建设制氢工厂为契机,开展“矿山修复+光伏”模式改造。姜桥制氢工厂旁,100多米高、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上,山体坡石已处理平滑,裸露的矿山上铺满了光伏架和光伏板。这里的光伏板发电,利用电能将旁边湖泊的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然后进行储存。据介绍,该项目年产绿电4亿度,年减排22.78万吨二氧化碳。此外,光伏板的铺设,更有利于下面喜阴植物的生长,对矿山修复有好处。
“用废弃矿山的山体作为巨大储气罐,经济又安全。”工程的施工方中冶武勘工程设计院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中国对岩洞大规模储氢技术的首次探索,由中冶武勘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研攻关。
以往,氢气通常储存于地面钢质球罐中,存量有限、造价偏高,还非常占用地面空间。利用废弃的岩洞储氢则具备储量大、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大冶矿山资源丰富,很多废弃矿山适合作为岩洞储氢的场所。
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涵盖光伏发电、绿电制氢、氢储运加等全产业链,大冶还有3个废弃矿山在建加氢站。未来,随着姜桥制氢工厂产能的提升以及其他氢能项目建成投用,大冶将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在能源结构优化、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向着“清洁能源之都”的目标稳步迈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