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启未来网5月24日消息,PESTECH International Berhad和Hydorgéne de France SA (HDF Energy)已经在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的水力发电厂开展绿色氢生产合作。
谅解备忘录希望解决该地区多个行业的脱碳问题,如电网服务和工业应用项目。
5月14日,山西焦煤集团煤焦销售物流公司首批氢能源运输车将煤炭产品安全及时运输至国能榆次热电有限公司,并前往榆次修文站完成铁路短倒任务。因此,山西焦煤集团开创了公路与“公转铁”短倒同步启动氢能源煤炭运输业务的新局面。据了解,这种新的运输方式是山西省国有企业“低碳运输”的新起点,标志着山西焦煤集团迈出了低碳运输新步伐。
《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隆重发布
4月21日上午10点,《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新闻发布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新闻发布厅召开。会上宣布,《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氢能三年行动计划》)已经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发。
最近,WIPO发布的《专利态势报告:交通运输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显示,自2016年以来,与交通运输相关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创新一直在蓬勃发展。中国、日本和德国是技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这种技术可以在不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为车辆提供动力。
利用电力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生产清洁氢燃料的有效方法。随着水分解技术的发展,通常使用多孔电极材料,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大的表面积。然而,在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可能堵塞反应表面,使生产效率受到限制。
如果你问,氢燃料电池能在飞机上使用吗?你将得到1840万份搜索结果,其中包括对环保航空初创企业ZeroAvia的大量讨论。事实上,这家成立4年的公司对这个紧迫的问题给出了响亮的肯定回答。这是因为该公司在英国科茨沃尔德机场(Cotswold Airport)的研发中心已经成功进行了数十次氢电力动力测试飞行。
到2024年,ZeroAvia表示,它计划将自己的技术应用于商业航空部门,以争取实现零排放的未来。今年10月,通过与爱尔兰ASL航空公司的货运业务合作,该公司实现了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合作的结果,零航空将为航空公司的ATR72飞机生产氢电力发动机。
Strohm和Lhyfe之间的合作旨在推出“首个带有集成制氢系统的浮动风力涡轮机”,价值约6000万欧元(5680万美元)。
Lhyfe的Nerehyd解决方案于昨天(5月10日)公布,价值约6000万欧元(5680万美元),其中包括一个浮式平台上的氢气生产设施,连接到一个风力涡轮机。第一架原型机计划在2025年生产。
《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2022)》发布,为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增添动力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2022)》(以下简称《规则》),保障氢燃料电池在船舶上的安全可靠使用,促进氢能在船舶上的应用。
《规则》适用于船长20米以上的船舶。船长20米以下的船舶参照执行,《规则》共9章,包括总则、检验与 发证、船舶布置、轮机、电气装置、控制监测和安全系统、消防、氢燃料储存、氢燃料加注等内容,涵盖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安全、环保技术要求和检验发证要求,为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设计、建造和监管提供技术法规。
5月21日,300万吨/年石脑油加氢装置在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举行中交仪式,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建的最大规模石脑油加氢装置进入投产准备阶段,成为广东石化项目第一套中交炼油生产装置。
300万吨/年石脑油加氢装置是中国石油集团在建的同类规模最大装置。该装置工艺复杂,应用美国UOP公司石脑油加氢工艺技术及HYT-1119催化剂,采用先加氢、后汽提、再分馏的工艺流程。
5000辆氢车!30座加氢站!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征求意见稿)发布
5月17日,成都市经信局印发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其中氢能方面指出:
一、发展目标
1、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加氢站建设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探索“氢—油—气”综合能源站、“站内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建设新模式,适当加密示范区加氢站布局,初步建成全市加氢站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成都半小时加氢网络。引导现有加油加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引入充电、换电、加氢、光伏等,创新“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展规模化富余水电制氢试点,推进彭州电解水绿氢工厂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在郫都、龙泉驿等区域试点建设小规模制氢加氢一体站。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30座。
2022年欧洲氢能大会18日至2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许多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中国,认为中国将成为绿色氢能最重要的资源供应和消费市场之一。
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业内人士就绿色氢能相关技术和项目进行了讨论,认为绿色氢能将成为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许多企业表达了进一步扩大国际业务的愿望,中国已成为最受关注的市场之一。
长期以来,掺氢作为天然气领域降碳的有效途径,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青睐。然而,许多行业研究机构最近发布了警告,称在天然气掺氢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如技术、成本和有限的减碳效果,大规模推广仍需要时间。
西班牙第二大天然气分销商Nortegas宣布,计划逐步提高天然气基础设施和设备中的氢气比例,并尝试使用天然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发电。
5月17日下午,米易县与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在攀枝花市全力推进“项目攻坚突破年”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稳企业、稳产业链供应链、稳就业”大调研活动之际,举行项目签约仪式,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产项目和100万吨氢冶金直接还原项目(清洁提取项目)在米易签约。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出席并见证了签约。
乐天化学的目标是,到2030年为止生产60万吨氢气(蓝色16万吨,绿色44万吨),年销售额达到1.2万亿韩元。该公司与拥有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原始技术的Airrane合作,在2023年安装了CCUS(碳捕获、利用和存储)测试设施进行商业化。CCUS是生产蓝色氢的核心技术。捕获的二氧化碳难以储存,可用于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对于绿色氢气,氨分解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产气方式。乐天化学预计将与占据国内氨水市场70%份额的集团子公司合作。另外,以2万亿韩元以上的海外绿色氢市场投资为基础,尽快提高事业的经济效益。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和世界经济论坛在COP26上公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其中列出了38项“可行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欧洲可再生氢气的成本,并支撑一个值得信赖的国际市场。可能有超过250兆瓦的绿色氢项目在全球管道,,一个看似无尽的公告使用大量零排放的碳排放的气体从卡车和加热到钢铁和航空,但简单的事实是,今天可再生H2几乎不存在。
根据分析机构Aurora Energy Research的数据,目前全球仅部署了200兆瓦的电解水机——一种利用电力将水分子分解为氢和氧的机器——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电解水机都使用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正在运行的绿色氢项目,位于加拿大魁北克,只有20兆瓦。
5月18日,氢蓝时代收到中标通知书,成为中船重工(七一八所)广东汕尾市绿色氢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系统的配套商。该项目是氢蓝时代在非交通领域扩大氢能应用场景的成功案例。这也是广东省积极布局氢能分布式发电和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里程碑式突破。据悉,该项目由中船重工七一八所联合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发起并建设。这是双方共同打造的国际氢能综合利用实验室中的关键一环。为广东省推进双碳战略,加快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注入全新动能。
为助力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氢启未来网携手雄韬股份将于5月25日下午3点直播分享《“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原理及前景》,主讲人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鹏然博士。
5月10日,位于东环街道的氢能产业园,一栋栋时尚大气的现代工厂排成一排,施工人员不断完善园区内各项配套工程的建设。
展望未来,规划未来。
氢能作为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组织实施氢能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规划布局一批氢能产业。
4月9日下午,大兴区举行了氢能、商业航天专项政策发布和项目签约仪式。本次集中签约是大兴区2022年推进“两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性活动。10多家氢能和商业航天企业现场签约。
美锦能源在大兴的项目包括年产5000台燃料电池叉车,可以填补北京类似项目的一些空白。此外,美锦能源将规划建设大兴区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鸿基创能膜电极规模化、工程化生产、翼迅创能燃料电池叉车、智慧运营平台、碳资产运营公司、美锦氢能碳中和研究院,包括燃料电池分布式、储能研发和应用。
4月13日,中国海油正式成立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分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展海陆风光发电,加大CCUS科技攻关力度、探索培育氢能。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在讲话中表示,新能源分公司要进一步突出海洋优势,注重融合协同,加快海上风电发展,择优发展陆上风光,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业务,加强CCUS技术研发,探索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发展,努力实现“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10%的目标。
2021年12月17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指出,到2025年,将形成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设氢能产业技术源头、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10月21日深圳首条氢燃料巴士示范线正式开通。氢化20分钟,650公里!
这款11米长、可搭载46名乘客的氢燃料公交车,以绿色低碳为背景,比普通公交车更“清新美丽”。
进入氢燃料巴士,车内宽敞明亮,真皮座椅美观舒适,乘坐安静平稳。
与深圳现有的纯电动公交车不同,氢巴士携带储氢瓶,以氢为燃料,并使用“氢腾”燃料电池系统为车辆提供动力。
行驶过程中唯一排放的是水,所以没有尾气的气味,真正绿色无污染。
氢启未来网5月17日消息,欧洲氢气公司5月16日公布了其立场,根据欧盟委员会提出的55项政策和目标,以及REPowerEu通信的雄心壮志。
在其立场文件中,欧洲氢气公司表示,要达到Fit FOR 55个目标,欧盟将需要大幅提升电解槽等设备的生产能力。
5月5日,据披露,欧盟委员会和20家电解槽制造商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使欧盟的电解槽产能到2025年达到每年25GW。
欧洲氢气协会表示,除了电解槽,运输、分配和储存氢气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快速开发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