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本田停产氢能源,技术大佬也服软
作者:官方 来源:it之家 所属栏目:实时热点 发布时间:2021-07-13 10:27
[ 导读 ]近日,一则“本田自8月份起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消息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本田今年4月才宣布,力争到...

近日,一则“本田自8月份起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消息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本田今年4月才宣布,力争到2040年实现禁止销售燃油车,只销售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车。

本田停产氢能源,技术大佬也服软.jpg

本田停产氢能源,技术大佬也服软.png

没想到,几个月后,一向以黑科技闻名的本田将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那么,本田的“认怂”对它意味着什么呢?

氢能引起的巨大分歧

单从化学元素来看,氢能是环保的代名词,几乎可以说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现实的角度看,目前的氢能汽车是一种需要巨额投资的“伪环保”,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氢能的“未来”离我们还有多远。

氢气的化学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对其环境保护却无所适从。这就导致了氢能汽车的发展不仅动荡不安,而且迷茫不堪。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使得很多车企和业内专家对其持不同态度。

本田停产氢能源,技术大佬也服软.png

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ees)曾表示,氢能源乘用车在十年内不会在市场上得到大规模应用,因为这背后的物理逻辑是不合理的。丰田作为氢能汽车领域的领头羊,也是氢能最坚定的支持者。它说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的最终选择。

事实上,不仅是汽车企业对发展氢能的态度极为极端,各个领域的专家对氢能的态度也大相径庭。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最权威的院士对氢能的发展都有这样的看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显然是一个看好氢能发展的“亲氢派”。他认为,氢能储存成本低,运输和储存方式灵活,可以与电能储存互补,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期储存的最佳方式。然而,氢能产业发展初期仍存在诸多瓶颈,发展氢能的关键是“绿氢”。

本田停产氢能源,技术大佬也服软.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是一个对氢能发展不乐观的“氢敌”。他认为真正清洁、经济可用的氢能并不丰富,“氢能是终极能源”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当今氢能发展面临着“不节能、不减排、不便宜”的“三不问题”。目前,我们对氢能的未来发展不应过于乐观。

事实上,无论是汽车公司还是专家都没有否认氢能的未来。他们只是在现阶段的氢能开发上有分歧。专家们正站在行业的角度,分析不同阶段氢气开发的可行性。汽车公司需要权衡一下,他们现在是否想进入氢能的泥潭。他们更关心经济利益和风险。

可见,人们对氢能发展的焦虑不是长期的,而是近期的。

本田不想单打独斗

由于汽车企业和专家对“预见”的看法基本一致,本田作为最早进入氢能领域的汽车企业,不会轻易放弃氢能的研发。认为本田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产品成熟之前,要注重技术研发,没有必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去批量生产。要知道,本田第一代clarity氢燃料电池汽车曾在2014年因销售问题停产一次。当时,也有不少人对本田停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感到惋惜,认为本田的氢燃料之路已经走到尽头。仅仅两年后,本田推出了第二代氢燃料电池汽车。

本田停产氢能源,技术大佬也服软.png

尽管本田第二代clarity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不足2000辆,属于典型的亏损业务,但由于本田氢能曾有停产、升级、复产的经历,再加上4月份设定的小目标,相信本田将永远不会放弃已经培育多年的氢能。

第二,在长期发展肯定是利好的,但短期发展充满风险的情况下,各大汽车企业联合开发氢能,不仅可以集中资源,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极大地分担研发成本的巨大损失。可见,各方面合作结盟的优势远大于单打独斗,这也是氢能发展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早在2017年,本田和通用就在美国成立了一家比例为50:50的合资企业,生产和开发氢燃料电池系统。合资公司不仅与通用汽车分担了本田在氢能领域的研发成本和成果,还接过了本田开发氢燃料电池的使命。

面对未知的风险和巨大的利益,通过氢能技术的合作研发,分享研发成本和研发成果的案例不在少数。例如,为了发展氢燃料卡车,戴姆勒与沃尔沃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宝马还与丰田就氢燃料电池达成合作,并宣布将于2022年推出氢动力版宝马X5。

氢能领域就像一座处于危险之中、尚未开采的金矿,而涉足氢能领域的汽车企业则是一群敢于冒险的淘金者。从前,他们习惯了孤军奋战,试图在别人发现金矿之前抢走金矿,但他们被泥潭困窘了。如今,氢能仍有一条崎岖的路要走,但他们已经学会了寻找盟友来分担风险和成果。在未来,当他们赢了,这将是氢能证明其价值的一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