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全资子公司)、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高电密宽负荷PEM膜电极关键技术与连续化制造”项目,成功入选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该项目聚焦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核心材料与装备的国产化突破,旨在推动绿氢成本大幅下降,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
山海氢作为项目主导单位,依托其在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浆料配方及膜电极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自主建设的年产7GW全自动膜电极生产线,为项目产业化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上海电气凭借其在高端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领域的丰富经验,已建成国内领先的PEM电解槽多功能测试验证平台,为项目提供了先进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化验证平台。复旦大学在基础材料研究与催化剂原子级设计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其研发的"熟化诱导嵌入式催化剂"技术为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上海理工大学在氢渗透机理研究与复合膜开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效解决高温强酸环境下膜的氢渗透控制难题。这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有效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本项目旨在攻克PEM电解槽材料-部件-系统全链条核心技术,重点实现: ●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铱催化剂,实现铱载量0.3mg/cm²的技术指标,在3A/cm²电流密度下槽电压降至1.72V,催化剂理论寿命超过15年; ● 研制低氢渗透复合质子交换膜,在3MPa/65℃工况下实现氧中氢含量≤0.25%@0.5A/cm²,突破系统安全运行瓶颈; ● 优化年产7GW的膜电极智能化生产线,实现膜电极厚度均一性±3μm,量产良品率98%以上的行业领先水平; ● 开发250标方宽负荷PEM电解槽系统(可俯冲至1000方),实现5%-400%负荷范围内的稳定运行,完成离网制氢验证。 项目完成后,预计将推动电解槽设备成本降低40%,制氢成本降至15元/公斤以下(0.2元度电),为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此外,入选的氢能相关项目还有: ○ 硅基双极板氢燃料电池系统及两轮车场景验证,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 ○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及大功率电堆设计技术,上海氢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 ○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及大功率电堆设计技术,上海清能合睿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 ○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面向氢能两轮车与具身机器人应用的燃料电池与固态储氢系统研究,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