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 投稿
4项全球之最!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
作者:官方 来源:互联网 所属栏目:市场动态 发布时间:2025-07-28 19:13
[ 导读 ]7月26日,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活动在吉林白城举行。该项目首创“绿氨规...

7月26日,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活动在吉林白城举行。该项目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四项“全球之最”,标志着中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动力”。



投产前夕,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全球唯一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的吉电股份在与欧洲、日韩等多家企业签署销售协议的基础上,分别与法电中国、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日本伊藤忠和荷兰孚宝等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首批绿氨于投产之日正式发往下游应用市场,实现绿氨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


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制绿氨18万吨。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可抵消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项目创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其最显著的亮点在于创造了四项全球之最——

● 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一套1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成功实现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贯通,为新能源发电就地转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 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36000标方/小时的碱液制氢与9600标方/小时的PEM制氢设备实现了双技术路线耦合,兼顾规模化与灵活性,构建组合优势;

● 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攻克直流离网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探索风光离网制氢新模式;

● 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建设48000立方米固态储氢装置,验证固态储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氢气储存难题。不仅如此,项目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氢-化”全流程柔性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的匹配难题,在一体化调度、集群控制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实践,探索出工业生产新模式。


作为兼具战略意义与标杆价值的重大能源工程,大安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转型推手,将进一步激活吉林西部的资源潜力,重塑产业结构,赋能经济繁荣。作为绿色革命先锋和技术创新高地,它大规模验证了绿氢全产业链商业化路径,为解决我国新能源富集地区消纳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新方案,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贡献核心力量。



借大安项目投产之机,吉电股份正式发布其全球绿色氢基能源产业品牌——“氢洲Hyglobal”,大安项目也是“氢洲Hyglobal”品牌下首个实现投产的标杆项目。作为战略协同的关键一环,吉电股份同时发布以“未来(Future)、创新(Reinvention)、卓越(Excellence)、可持续(Sustainability)、和谐(Harmony)”为支柱的“绿能FRESH”品牌,清晰勾勒出其作为“绿色能源创享者”,致力于“绿能让未来更美好”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上市公司的决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为“氢启未来网:xxx(署名)”,除与氢启未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违者必究。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详情请点击下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