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
2025(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9月24-26日 辽宁·大连
液态阳光技术是指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绿色甲醇等产品,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平稳/可行的技术路径。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发布绿色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通知,江苏、浙江等省份积极响应,重点布局绿色甲醇等液态燃料。
与此同时,绿色甲醇产业全链也都实现重大突破。首个规模化绿氢耦合生物质绿醇项目投产,多企完成纯氧生物质气化中试,多个港口实现首单绿醇船燃加注,多企签下绿醇国际订单...然而浪潮之下,暗礁犹存。目前,绿色甲醇产业仍面临着规划多、落地少、消纳难、市场亟待突破等行业痛难点。
在此背景下,以“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25(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26日在辽宁·大连举办。本届将围绕绿色甲醇产业宏观趋势、绿色甲醇及SAF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生物质气化关键技术、绿色甲醇产业生态建设及应用、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等核心话题,邀请行业重量级院士专家、政府、国际港口和产业链上中下游代表性企业进行交流,推进产学研用深入交流与合作,助力液态阳光(绿色甲醇)产业高质量发展,抓住全球能源变革的市场大机遇。
论坛信息
论坛时间:2025年9月24日-26日
论坛地点:辽宁·大连
主办单位:DT新能源
支持单位:绿色甲醇生态联盟及服务平台、吉利控股集团、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合作:DT新材料、液态阳光、DT气体分离、海洋装备与关键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北极星氢能网、氢能和燃料电池、氢启未来网、生物燃料与生物基化学品、氢眼探索、氢风明月、低碳化学与化工、洁净煤技术、明辉说油、电船纪元、催化计
报告嘉宾剧透(排序不分先后)
1.报告方向:液态阳光产业发展战略路径(报告确认中)
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太阳能转化和利用科学研究,包括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二氧化碳资源化转化等人工光合成研究和新一代太阳电池探索研究等。
2.报告方向: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及绿色航煤技术(报告确认中)
魏飞
清华大学教授
魏飞-张晨曦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绿色芳烃的反应机制与工业催化剂和气固流动与多相反应器,实现CO₂回收率超过95%、芳烃组分的烃基选择性超过80%,已与内蒙古久泰集团、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一起开展推进全球首套万吨级“CO₂一步法制芳烃关键技术”关键装置示范性工程。
3.报告方向: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已确认)
陆诗建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与酸气注入技术研究。负责了全球最大规模燃烧后CCUS项目”胜利电厂200万吨/年烟气CO2捕集与驱油封存工程”工艺包设计,主持了全国碳捕集与咸水层封存标杆项目“国华锦界电厂15万吨/年烟气CO2捕集与封存工程”可研、设计与建造工作,以及中美元首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延长石油36万吨/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CCUS工程等10余项重点科研示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艺包设计及技术服务工作。
4.报告方向:吉利远程醇氢电动解决方案及产业实践(已确认)
苏茂辉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重卡产品工程院副院长
吉利深耕甲醇产业链20多年,已在绿色甲醇领域形成了覆盖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及车辆应用的全绿色生态链。目前吉利已规模化运营醇氢电动汽车超5万辆,累计里程超230亿公里,形成核心专利400余件。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聚焦新能源商用车的核心品牌。
5.报告方向:马士基绿色航运脱碳战略及实践(已确认)
卡卡
马士基集团中国脱碳业务总监
马士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根据克拉克森船舶数据库的统计,截至2025年2月,马士基的新船订单总数为35艘次,其中包含25艘次甲醇燃料船舶,总载重吨位约为387万吨,且已有10艘甲醇燃料船舶投入运营。目前,马士基已与金风科技、隆基绿能、中集安瑞科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6.报告方向:可再生甲醇技术与标准思考(已确认)
王集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催化剂、反应机理和工艺过程研究。研发了锌锆氧固溶体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加氢单程甲醇选择性超过90%,催化剂运行5000小时无失活;提出不对称Zn-O-Zr是主要活性位的认识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同;研发了可再生能源到甲醇合成的全流程工艺技术,并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入选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液态阳光技术被遴选为2022年IUPAC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7.报告方向:生物质炭粉制备及纯氧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与实践(已确认)
东方电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今年6月,东方电气东成研究院联合建设的40t/d生物质气流床加压气化关键技术中试装置投料运行试验一次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原料一步法制粉(非烘焙制粉)、水蒸汽纯氧加压气化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8.报告方向:“允清炉”生物质纯氧气化技术与绿色氢基燃料制备(已确认)
赵明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副教授,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固废热处理团队首席科学家
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允清炉”有机固废低焦油纯氧气化工业级示范装置已于2024年开车成功,陆续完成了林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工业源等多种生物质废物的固定床纯氧气化试烧验证。
9.报告方向:吉利绿色甲醇制备领域技术布局及进展(已确认)
周云云
吉利创新中心-浙江绿色智行科创有限公司碳中和实验室催化剂研发总监
绿色甲醇制备方面,吉利已布局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技术、生物质气化制备甲醇技术、车载碳仓技术等。今年7月,吉利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项目开工。
10.报告方向:绿色甲醇制备e-SAF关键技术及实践(已确认)
卢静
霍尼韦尔UOP可持续发展技术及解决方案高级业务拓展经理
霍尼韦尔UOP是拥有超百年历史的全球能源化工技术领军企业与世界500强成员,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领域,其深耕十余年开发的甲醇制航煤(MTJ)等核心技术,可将可再生甲醇高效转化为合规航空燃料SAF,碳减排率超80%,目前其SAF技术已在全球多地商业化落地,占据全球35%的SAF市场份额。
11.报告方向:高温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已确认)
王素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包括小分子电催化反应研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多孔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超级电容器及其原位组合电源等新体系探索。先后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中科院重点部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30余项,研制了系列阻醇、高温电解质膜,攻克“甲醇渗透”国际难题;开发了有序化膜电极构筑与调控技术,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建立了膜电极生产线,并在国内首次实现工程应用。相关成果入选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20余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
12.报告方向:托普索可再生燃料技术和绿色甲醇技术最新进展(已确认)
梁继国
托普索(中国)公司技术总监
托普索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催化剂供应商。目前,托普索拥有覆盖全价值链的产品组合,包括电解水制氢,绿色甲醇、绿色合成氨,生物质航空燃料、电子燃料等领先技术,形成了全流程的脱碳解决方案。
13.报告方向:绿色甲醇产业现状及十五五绿色液体燃料规划(已确认)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成立于1972年7月,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的投资咨询评估机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的技术支撑单位。
14.报告方向:长距离甲醇管道输送前景及挑战(已确认)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国家管网研究总院是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所属科技研发机构,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管道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管输领域历史最长、专业最全、研发体系最完善的综合型管道专业研究机构,是央企智库联盟理事单位,2023年成功入围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15.报告方向:绿色甲醇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实践(报告确认中)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5年4月28日,西南院成功中标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T+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这是继2024年8月中化西南院中标“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 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甲醇装置EPC工程总承包”后,双方再次达成深度合作。
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报告嘉宾(征集中)
1.报告方向:电还原二氧化碳关键技术及实践(已确认)
康鹏
天津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集中于二氧化碳电化学捕获与利用,电解水催化剂与隔膜,新型液流电池,包括催化剂和电极的设计、高效电解反应器的研制和工艺流程开发。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地市及企业等科技项目。于2020年完成了世界首套二氧化碳电解制化学品中试项目。
2.报告方向:二氧化碳电催化及高值化利用(已确认)
钟苗
南京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为电/光热催化与反应表界面、CO2/CO等小分子高值化转化。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等在Nature、Nat. Catal.、Nat. Commun.、JACS、Angew.、Energy Environ. Sci.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多项工作作为研究亮点被新闻报道。
(报告以论坛现场为主)
扫码注册报名
论坛亮点
● 邀请发改委等政府相关规划单位、液态阳光领域院士,解读政策,商讨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方向。
● 邀请国际领先的港口、船东、绿色甲醇生产企业等单位与会分享,并搭建国际对接专场,助推绿色甲醇产业国际合作与规模化发展。
● 400+EPC、业主、终端用户等上下游企业参与,一站式交流投资与合作;
● 探索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科研最新进展及前沿应用,推动”技术攻关+场景“闭环落地;
● 多维度互动形式,设置绿色甲醇产业创新展览、实地参观、供需对接、科技成果展示等,与产业面对面,深入互动。
● DT新材料、液态阳光、DT新能源等全网媒体宣传,触达百万行业群体。
日程安排
论坛展区
绿色甲醇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材料、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特色专场及活动详情
(1)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
前沿论坛召集人:
王集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康 鹏,天津大学教授
(更多嘉宾持续确认中)
采用“10分钟报告+5分钟提问交流”模式,针对二氧化碳高值利用技术潜力与政策研究、二氧化碳制备绿色燃料及高性能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前沿技术邀请青年科研工作者共同参与。突破思维限制,重点讨论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与科学问题,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推动产业未来发展。
详情点击:报告征集中!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9月24日,辽宁大连)
(2)液态阳光(绿色甲醇)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第二期)——邀请制
邀请液态阳光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上下游上市/龙头企业,深入探讨液态阳光(绿色甲醇)产业难点、机遇和趋势。助力液态阳光(绿色甲醇)产业高质量发展,抓住全球能源变革的市场大机遇。
(3)参观交流(预约制)
参观地点:大连港绿色甲醇加注中心
9月26日下午,安排车辆接送,将统一安排参观。由于参观人员数量有限,每家仅可安排一人。参会代表需与会务组确认参观预约信息,以防临近无法参观。
(4)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待剧透)
邀请具备绿色甲醇需求的国际领先港口,构建绿色甲醇项目方与终端需求的“1对1”精准对接平台,促进我国绿色甲醇产品出海,助推绿色甲醇产业国际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5)科技成果展示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本届论坛收集液态阳光领域科研团队,并于现场设置科研成果展示。
1、海报展示:海报大小80cm*120cm(竖版),请按照海报尺寸排版后,发给会务组工作人员。
2、截稿时间:初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修改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
参会/赞助咨询(转发有礼)
扫码提交注册信息
参会 | 赞助 | 需求对接
沈经理
13396601161(微信同号)
俞经理
15381893024(微信同号)
【转发有礼活动】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保留48小时,并截图给组委会工作人员
即可享受300元参会费优惠
往届风采
由“液态阳光”主办的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2021-2024)。
论坛汇聚了以李灿院士、孙立成院士、刘科院士、孙予罕教授、魏飞教授等为代表的近100位产学研权威专家发表演讲,累计吸引1500余位行业代表参会。同时,论坛影响力辐射产业界,吸引了包括中国能建、中国石化、中国中车、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中核集团、大唐集团、国电投、京能集团、中煤集团、中国化学、中国华电、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中国天楹、岚泽能源、万华化学、法液空、吉利、中集、托普索、巴斯夫等8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参与。
论坛旨在打造液态阳光领域高水平的产学研用交流平台,聚焦产业链核心需求,系统呈现行业最新技术进展、创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布局,有力推动液态阳光技术的协同创新与产业落地。
往届参会企业(部分)
往届详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