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频道
资讯
地方
会展
科创
人物
直播
视频
智库
专题
百科
名企
企业库
选择分类
资讯
视频
选择分类
资讯
视频
首页
频道
资讯
地方
会展
科创
人物
直播
视频
智库
专题
百科
名企
企业库
关于我们
写稿
投稿
全部
政务之窗
院士之声
海外学者
业界专家
企业领袖
团队报道
欧阳明高: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示范阶段
2021-12-10
氢.工业
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媒体沟通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会上表示: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增加到5万至10万辆;2030-2035年,保有量将增加到80万至100万辆;现有的高性能燃料电池汽车未来五年可能卖出1万辆。欧阳明高指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不仅需要燃料电池,还需要氢能的制、储、运、加和车载储氢。
干勇:氢冶金肩负着把钢铁行业碳排放向零排放转变的重任
2021-11-29
氢.工业
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中国钢铁业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5%,是碳排放最高的行业。面对双碳的目标,钢铁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低碳发展的道路该怎么走?11月23日,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全联冶金商会2021年第二次理事会暨民营钢铁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下的低碳冶金发展之路。
清华工研院院长:氢能对于提高能源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战略性意义
2021-11-18
氢.工业
11月16日,在“能源中国——加快构建新型低碳电力系统,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论坛上,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说,氢能可以提高中国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金勤献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能源和环境保护需求,有着巨大而独特的市场优势。他相信氢能是碳中和的主要力量。
衣宝廉:大幅降低燃料电池、加氢站、氢气成本是商业化应用的前提
2021-10-27
氢.工业
10月26日,以“绿色氢能,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日韩氢能产业高峰论坛暨氢能产业展览会”在山东潍坊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
叶思宇:为燃料电池注入“中国芯”
2021-04-29
氢.工业
当事业处在巅峰之时,放下海外的功名和安逸,回到国内重新开始……一般人难以理解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的人生选择,但他的回应总是非常简单:“我只是想做点事。”在温和的语言背后,他用行动展现着应对技术挑战的强大自信,还有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满腔热情。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氢能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最佳途径
2021-04-15
氢.工业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氢能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最佳途径
李灿: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绿色氢能及其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将成为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
2021-03-18
氢.工业
自从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碳中和”一词频频登上能源新闻热榜。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了许多议案和提案以及如何落实的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李灿: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将成为完成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
2021-03-09
氢.工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在接受本网记者远程采访时表示,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由之路。
16位院士谈氢能:关注制氢成本与氢储运,强调做好氢能示范推进
2021-01-15
氢.工业
2020年,“十三五”我国能源产业以高分收官。5年来,能源革命稳步推进,技术创新多点开花,风电、光伏发电、水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资讯
制氢催化剂性能匹敌进口?安徽工程大学氢能研究获重大突破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燃料电池产业如何破局?
隆基绿能李振国:“绿电+绿氢”紧抓碳中和先机,推动全球协同发展
羚牛氢能董事长蒲红霞随上海湖北商会代表团赴非洲考察
【院士演讲】叶思宇: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
【院士演讲】陈维荣:双碳目标下氢能零碳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华能清能院牵头编制的首个氢能领域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氢能源材料与技术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电解水制氢系列研究成果
李飞强博士荣获“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氢辉能源CEO李辉出席高质量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链论坛
会展
更多
氢启未来,健康博览——第九届广州氢博会倒计时50天震撼预告!
智库
更多
氢能引领能源变革!美锦能源碳中和绿色发展报告发布
专题
更多
掀起热潮!氢能7月热点排行榜
视频
更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0049083号-1